内卷都是自己选的,我老乡张二狗不仅避开了内卷,生活还让我羡慕 (转载)

  • 2021-05-10 10:25
  • by 刘管家
  • 2301
  • 0
  • 0
  • 内卷

  

“内卷”这个词是这两年才在网络上面出现的新词汇。意思是指“过度且不必要的竞争造成的内耗、资源浪费、人才浪费”。今年在某个影视作品的推动之下,“内卷”这个词就变得家喻户晓了。有人说过度渲染“内卷”是在贩卖焦虑,在我看来在中国的很多地方,“内卷”确实非常的严重,影视作品只不过是集中呈现“内卷”的表现形式罢了。

其实,如果你选择了北上广深这种超级大城市,或者是各个省会城市作为你的奋斗城市。那么你就已经主动选择了“内卷”。不仅你自己在事业的奋斗上会面临“内卷”,你的孩子还要承受“内卷”的痛苦。对于大城市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来说,他们在90年代以及2000年初已经买了自己的房子,他们的后代可能承受的“内卷”带来的痛苦会轻微一些。但是,对于那些主动选择到大城市落脚的新市民来说,痛苦就大得多了。

我大学毕业的时候,中国互联网上还没有“内卷”这个词。但是,由于是在上海读的书,在上海的公交上体验过那种上下班高峰期时候的压迫感。所以,在毕业之前我就已经决定,绝对不选择大城市落户,当时给自己定的目标是这样:

要选择一个小城市,小到我在4个小时之内可以绕着主城区走一圈,这么选的原因是:我不想在大城市的交通上浪费生命。

工作的内容要和我学习的德语专业相关,在小城市里面,我的收入目标当时定的是1万块钱一个月。

这个城市的房价不要太贵,最好是5000~6000一平,我存几年前能够全款买得下来。

所以,毕业第1年我就离开了大上海,到了我现在的这个小城市,并且住进了一个市区里面的城中村。小城市对于外来人口就相对来说比较“友善”。城中村里面的一个单间配套,我当时的租金是一个月230块钱。吃饭也不贵,一顿饭八九块钱能吃饱,吃顿好的四五十块钱,可以吃到撑。给我的感觉就是生活压力不大。同时,我的赚钱能力还可以。我去到那个城市时,账户里是1万,毕业后第一年,我的账户里躺着38万,比我原来计划的要多。

我记得那一年支F宝的年终报告特别有意思,有一条数据是:你往支F宝里面存入的钱,在这个城市里面的总排名。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就是在我点开那个按钮之前,我其实内心里面是有点小瞧这个小城市的。官方数据里,这个城市的人均收入才1000多块。我觉得以我的收入,我起码能够在这个城市里面排到前1000名。结果在这个总人口72万的小城市里,我的排名是1.7万。这个数字当时震惊了我,那时我感叹,原来真的是“天外有天,人外有人”,在小城市里,我也只算是一根拔了孔雀毛,往自己头上插的土鸡。当时支F宝还没有现在那么普及,所以我相信其实我只是在中上游而已。

但是,这件事情没有打击到我,反而让我认识到,小城市其实还是很有潜力的。既然,在我的收入是这个小城平均收入二三十倍的情况下,还有那么多人在一个这么小的城市里面比我赚的要多,那就说明小城市是有足够的上升空间的。而且,我的收入水平让我在这样的一个小城市里面过得非常爽,总有一种新进暴发户的即视感,所以我会期待更爽的感觉。因此当“内卷”这个词出现在互联网,然后被我看懂之后,我突然发现,我其实碰巧走上了一条逆向规避“内卷”的道路。华丽丽地逃脱了很多痛苦。

经过这些事情以后,我就突然想到了我老家一个老乡——“张二狗”,因为涉及个人隐私,我就随便找个“张二狗”这个名字代替一下。他现在还生活在我的老家那个县城,我老家那个县城比我现在生活的这个城市还要穷,人口还要少,现在的常住人口差不多才15万,比我小时候还缩减了5万。但是,这个张二狗,他过的生活却是我非常羡慕的生活。他是我们那个县城非著名的一个小金店老板的儿子,只比我大几岁而已。

张二狗他也读过大学,就省城一个二本,但是大学毕业以后,他就回到我老家的小县城去了。他家是开金店的,这个金店很小,并不是什么周天福、周地福之类的,纯粹就是一个非知名的小金店。但是,在偶然的情况下我得知,他家不仅有这一个金店,他从他老爹手上接手这个金店之后,还用自己手上的资源陆陆续续购买了9个铺面,活脱脱把自己活成了一个房叔。他不结婚,有2个儿子,若干女朋友,一房一女友制,其中一个女朋友,长得很像女明星陈妍希。

我说我羡慕他,倒不是羡慕他女朋友多。毕竟这不符合社会价值观,但是他逆向发展选择一个小县城,甚至是一个人口流出的县城。把他自己的总体资产做到差不多4500多万,这样的眼光和发展能力,也难怪他把自己活成了土皇帝。在我眼里他的家庭就是最成功的家庭类型,父母有一个比较好的事业,儿子能够继承并发展这样的事业,却不会坐吃山空。家庭的发展已经形成闭环了,让我感到他身上有值得让我学习的地方。对于他来说,这个社会哪有什么“内卷”呢?

4500万的资产多不多呢?对我来说太多了,按照我一年存三四十万的能力,我吃吃喝喝的情况之下,需要100年才能存到那么多。不吃不喝,也需要六七十年。一个人的工作时间,一辈子也就是三四十年的时间,所以,对我来说,这就是根本没有办法完成的任务。他几年时间就做到了。4500万放到上海或者北京可能也不多,就相当于某个家庭拥有两套房产的价值。但是在上海或者北京,随便某个人卖掉自己的房子走到中国的一个小县城,他又有没有能力像“张二狗”这样用他手上的资金持续性地获得正向收益呢?大多数在北京和上海拥有两套房的人,只是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价格买了房享受了增值,实际的生活质量却不如“张二狗”。

所以,我的那些本身没有什么家底,却选择在一线城市里面拼身体、拼运气的同龄人,如果现在在面临内卷的痛苦,或者他们的孩子在面临教育内卷的痛苦,实际上都是自己的选择。我经常听到的一种借口是,如果我离开了一线大城市,我就找不到和现在收入匹配的工作。所以,在一线大城市,一个月挣着一两万块钱,感觉很苦,可是离开了一线大城市,回到老家可能一个月只能挣四五千块钱,还是感觉很苦。因此,生活就不得不陷入“内卷”之中。

本质上还是因为懒,不是说你每天在大城市里面996,工作不够辛苦,不够勤奋。这种懒是思维上的懒:

● 高考完选专业的时候,懒得思考专业的前景,有学就上。

● 读大学的时候,懒得思考工作的事情,盲目地升学就业。

● 工作的时候,懒得思考自己的背景是否和这个城市相匹配,先干再说,撞大运。

● 前面三条都懒得想,老婆、孩子、父母,等等相关的一系列问题,你连想都没空想。

如果选择一线城市,你想要让自己以及自己的孩子逃开内卷,你就要思考如何在这座城市做到月入10万,即便你个人做不到,家庭起码要做到。如果你选择的是18线城市想要逃开没钱的痛苦,那你就要想一想你要做些什么让自己的收入达到三四万块钱一个月。方法是在不断地思考和尝试中获得的,我现在一年赚70万,我每天都还在思考和尝试赚钱的方法。但是,大多数人不思考这个问题,有一小部分人也思考这个问题,但是晚上运筹帷幄,白天又乖乖工作,永远不会踏出尝试的那一步。

想要在一线城市里面出人头地,或者在18线城市里面小而美的生活都不容易。都是需要努力和额外的付出的。中国任何一所大学,都不会把你培养成为大老板,只会把你培养成一个乖乖的打工仔。在私营老板那边你发不了财,因为老板永远是要挣钱的,最好的老板也要在你身上榨取80%的价值,只给你20%的兑现。给国家工作他也不会让你发财,国家的性质是公益的,在国家给的岗位上,如果你发了财,大概率你就要冒着失去一切的风险。不懂这篇文章能不能够给你一点思考,但是我觉得我讲的是干货。

注:本文来源:转载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有侵权行为,请联系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


评论